孩子们成就了父母什么?
涵涵话情感 2023-06-29 07:46:56


(资料图片)

这个话题比较冷门,因为我们常常听到的是天地父母,恩情如山;以及如何教育孩子们感恩,孝顺父母,依此构建家庭秩序;也有父母为了“望子成龙”,如何拼尽毕生精力与血汗,培养孩子成才等等。

也许是社会的“丛林法则”,成人群体强势,淹没或消灭了孩子们的声音;也许是孩子们懵懵懂懂,不知道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;也许是文化传统的缘故,我们从未将孩子们放在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的天平上。所以当前社会出现父母打骂孩子,为教育孩子干出奇葩或出格的事情,严重的不尊重、侵犯甚至剥夺孩子们的权力。

在此笔者试着换个角度,探讨孩子们成就了父母什么,打开社会关系的另一面。不少家长朋友们都听过罗大佑的《你的样子》,里面有这么句话“孤独的孩子,你是造物的恩宠”,当心中熟悉的旋律生起,我们都不由自主的回到童年时光,那令人心醉的天真烂漫。当然还有不少朋友们不愿回忆过去的童年,有诸多的不美好与不堪,不想再提起,怕戳碎现在努力保护的那份脆弱。

其实孩子们带给我们的,是人生之初的柔弱与顽强,还有不含任何成见的真实,以及无意识的学习能力。

1.社会的丛林法则,逼着我们努力拼搏,玩命竞争,将那份柔弱深深地埋入心底,可是不顺、不爽与不适积累的负能量,冲天的怨气,顾影自怜,不都是曾经刻意深藏的柔弱滋生的吗?

2.在社会关系的舞台上,扮演诸多的角色,敢问谁能真实地表达内心感受与意愿,坦诚相见。社交圈里的假面舞会,“自我”成为最出色的面具,白岩松说“走的太远,忘记为什么出发”,在此借来表达“自我”放逐于“有得利”的追求之中,有几个还记得初心与本来面目?

3.我们进入社会后,现在还能安心下来学习,能否谦虚地向他人请教,点点滴滴地提高“自我”呢?我们太在乎自己的存在,绞尽脑汁地让自己在社交中彰显出来,过度的表达自己,这种意识化将“自我”固化器化了,出现心理问题则很难调整过来。

孩子们确是造物的恩宠,无尘的镜子,时时刻刻都在照见作为父母的我们,所以身为父母,我们也应感谢孩子们的恩赐,还有陪伴,还有无心无言的教导,帮助我们回归自性本来,返乎初心,清净自然,打开与孩子交往的新局面,快乐而真实的生活。

热门推荐

猜您喜欢